幾日前到中心值班時,因為適逢團督開會,所以有夥伴與人換班代打
此時夥伴就說已幫我開機了,我非常喜悅地跟她道謝之餘,才又聽到
後來代班夥伴才說剛剛有人來巡班,說怎麼就她一人,然後說另一人是我時,隨口說了一句,吼…又是XXX,註解:XXX就是我。此時心中湧起的是百感交集,做一份無給志工,做的是讓自己開心才是,為何有些小事難道真不能包容嗎?當下又很想辭去這份電話諮商的志工任務……
後來中心的人員,進來之後與我悄悄說明了一下,說我要是會晚到要打電話進來一下,免得會擔心,我就直言的回他說:這個班的夥伴我已有溝通過了,對於我下班的時間有時候會晚到的情形,雖說會晚到,但也是在10分之內,況且也把鑰匙交給早到的人員,難道這個步驟還有甚麼不清不楚之處嗎?
事情過後,我自己在心中檢討起了,有關於:小心喔~你被叮了,這句話給我的感覺,難不成是說者無心,還是真是我聽著有意,難不成是我對號入座嗎?還是我自己面對我自己的家業的時間安排,其實是不允許我這麼早就接觸志工這塊嗎?
想到底我給了我自己一個註解,對於做志工這件事,我始終沒有怨言,或許身處在一個二級單位體系下的環境,內部人員必也是要戰戰兢兢地去面對的其他的志工夥伴,有些稍稍有些未經當事人解釋過的事件,即有可能被渲染成一件大事,所以在口語上,如果沒有注意的情況下,是會如蝴蝶效應般的擴大著。
如同上面所言的蝴蝶效應,最後再傳回原本當事者的耳朵裏,這其中只要每個人加一個字,更或是傳達時,加上了自己的表達意思,其實絕大部分是很傷人的啊!
中國的文字.辭賦,博大而精深,任何一個文字,一段言語,更或是一個故事,都會隨著流傳下來的方式,造就了很多不一樣的註解,現代人也常說一句話是(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講),所以從這件事當中,我學會了幾件事,有些時候除非我對對方是很熟或是了解的狀況下,我才會提出有關於我收到一些資訊與對方討論,不然我絕不輕易開口去跟對方談起我聽到的片面之語,因為有些話的重量是會隨著傳達者的表情,心情,表達方式而所造成的重量,真可以說是不得不慎言..慎言之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