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到知本溫泉書屋有兩個多月了喔
九月底開始
每兩個禮拜我就去兩至三天
最大的收穫就是
我把知本的公車混熟了
國家公園玩透了
但其實
陳爸也離開這群孩子好幾個月了
『子自教、弱相扶、屋自蓋、經自濟、政自治
這些想法,都不是所有事都自己來,
而是強調不要擺擺手說我無能為力,
而是強調要參與、要自己試試、想辦法改變,
說到底,其實只是無私的「互助」。
這些,是理念,也是承擔。
希望書屋是這個承擔的起點,無私而無求』
~陳俊朗 (1964-2019)
上面這段是陳爸對於書屋的理念跟念想
當初也是這樣的念想牽動著我
所以我想去書屋服務
但陰錯陽差的卻是在陳爸走後
才讓我毅然決然地踏出這一步
因為我發現
很多事情現在不做
以後更不可能會有機會去做了
台東的車票很難買
更別說那南迴火車線正在維修
從一開始的搭和欣夜車到高雄
再搭上往台東的頭班車到知本
這當中其實我下了不少功課跟心得
每每都在搶票跟買票的過程中
造就了我一身的好功力
更別說跟溫泉書屋的孩子培養感情
才是一大挑戰
溫泉書屋是我當初丟出計畫當中
接受我的大膽而讓我來服務的其中一所
裡面有20多位孩子
大小不一是它最困難的地方
說實話
剛開始屢屢撞牆
面對年齡不一的孩子
我設計的教案完完全全不符合
初期的日子
總是挫折的在回家的路上
一次又一次的檢討
自我反省
![]() |
保護孩子,臉就不分享了 |
這當中問我會想要放棄嗎?
其實還真沒有耶
上面這個小孩是書屋最小的孩子
兩歲多而已
卻可以跟大哥哥大姊姊依樣
回書屋之後
自己洗碗
知道自己裝飯要吃
跟自己傳統家業的孩子相比
我只能說
都市的孩子真是幸福到爆
![]() |
這個孩子是有天我提早到書屋
他因為沒跟到大家的活動
就在書屋外面散步
中午時分問他吃飽了沒
小孩謙虛的說吃飽了
我心想明明家裡都沒大人
怎會說吃飽了?
帶著他一起到小七吃中餐
跟他說小魚老師吃不完這份義大利麵
問他可以幫忙我吃嗎?
小孩點了點頭
吃的過程中
才知道
原來這道義大利麵是他沒有嘗過的口味
課程上的撞牆
還好之前在家庭教育中心的磨練有夠
也感恩羅苡昇跟我聊了一下
才發現原來動機很重要
要怎樣去引起孩子閱讀的動機
其實比任何排定好的課綱都來的重要
於是我採用了代幣獎勵法
沒有扣分
只有增多少分之差別
然後跟孩子討論他們最愛的是什麼
嘖嘖
為了動機
不是很愛讓孩子吃糖的我
只好先用經由討論出來的M&M巧克力來做獎品
這一招
果然深受歡迎
從剛開始的撞牆期
茫然期
終於有些孩子也能寫出一些小文日記的的感想
那天看到這篇文
我都快哭了
將近三個月來
那怕只是這篇小小短短的文
我都認為是值得的
從開始的的說故事
到後來願意地分享
更能提起筆寫出自己感想
我都認為那是很大的進步
前兩個禮拜
我更把觸角延伸到學校去
書屋的孩子很可愛
竟然幫我打廣告
自行拉線讓老師在每個禮拜二抽出一堂課讓我進班說故事
對我來說
也算是從點開始到線的出發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PIBiEgPPU&list=RDDdCJRnPFZEc&start_radio=1
如同五月天這首歌(倔強)
那就是支持我繼續再走下去的力量
有願就會有力
是阿
現在若是要到知本
我都會說
恩.....回知本的家囉
延續那份真誠的愛
只為了培養孩子那一份能力
就是閱讀樹的【緣 起】
當孩子擁有一棵樹,才能明白四季的運行變化;才能明白這一切看似無常,卻自有生命規則若孩子擁有閱讀力,世界上的一切「奧妙」,都可在閱讀時刻遇見,他便不會感覺孤單……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陪伴孩子一起閱讀,在孩子心中種植一棵閱讀樹,這棵樹將在孩子生命裡茁壯繁盛,綠葉成蔭,庇護著他們躲避世間的焦荒,得到安靜的清涼。」
——出自張曼娟
我會再繼續走下去
不退不縮
朝著我的目標前進中
因為我相信
只要是善
那世上必有許多的天使
會一起跟我護持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