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有關PISA制

有關於pisa
PISA報告指出,十五歲的青少年不可能在學校裡學習到成年以後所需的一切知識和技能,因此,學校教育必須為終身學習奠定穩固的知識基礎。「今天,有多大比例的學生具備了第五級閱讀能力,可能會影響每個國家在未來的全球經濟中,能擁有多少世界級知識工作者。」

 事實上,兩年前公布的國際成人閱讀能力調查報告早已指出,閱讀能力強的人不但比較容易找到工作,甚至薪水也比較高。學歷高低固然會影響就業機會,但是當學歷相當時,閱讀能力強的人擔任高技能白領工作的機率就明顯高得多,而且閱讀能力比學歷高低更能準確預測一個人在職場的發展。
⋯⋯  但是,怎麼樣才能看出一個人的閱讀能力呢?

 參加PISA測驗的學生必須閱讀短篇故事、網路信件、雜誌報導、及統計圖表等各種形式的資訊,然後回答問題,PISA則從三個層面來衡量他們的閱讀能力:

 一、擷取資訊:能否從所閱讀的文字資料中,找到所需資訊。

 二、解讀資訊:閱讀後,能否正確解讀資訊的意義。

 三、思考和判斷力:能否將所讀內容與自己原有的知識、想法和經驗相連結,綜合判斷後,提出自己的觀點。

 根據PISA的定義,閱讀能力愈強的人,愈有能力蒐集、理解、判斷資訊,以達成個人目標、增進知識、開發潛能,並運用資訊,有效參與現代社會的複雜運作。
 
相關網站點下連接:

幼兒養成好習慣最重要(洪蘭)

為人父母的我們 真的要警惕呀

最近報導,有個留美碩士回國找工作時嫌東嫌西,
一直以為自己條件好,工作會自動送上門。

四年了,一直沒有找到工作,
跟他同時回國交往九年的女朋友最近卻升到了副總經理,
要跟他分手,於是他開車撞她,
而且兩度掉頭再撞,一定要置她於死地。

這個案子最令人吃驚的是,
兇手竟然把過錯怪到養育他的父母身上,
認為是父母沒做好榜樣,
提供優渥的生活使他失去奮鬥的意志。

警察逮捕他時,從他車上搜出一封信,
上面寫著:「我最大問題是一直沒有辦法自立,
32歲連自己都沒有辦法養活,這個家比人家差,
你們做父母的責任很大,我們都還在讀書,
你們就不努力工作了,子女有樣學樣,
變得懶散、不積極,你們根本不應該買房子給我與弟弟,
讓我們太早就不學會努力工作、、、」
先不說碩士生寫出來的文詞不通,
孩子把自己好吃懶做的責任怪到父母頭上時?
讓我們做父母的大吃一驚,心生警惕,
要馬上檢討自己是否有豎立壞的榜樣。

~幼兒養成好習慣最重要~
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
孩子最早從父母身上學到基本的待人接物方式,
所以父母的確必須以身作則,孩子才會教養得好;
但是除了以身作則之外,
還要立下教養的規矩並且徹底執行才行。
因為人都是好逸惡勞,好習慣不從小養成,
長大了不容易,而壞習慣更是養成了很難改。

從動物實驗中得知,一個習慣即使是戒掉了,
還會三不五時再出現,只是強度沒有以前厲害,
這叫「自然回復」,
所以幼兒教育最重要在良好習慣的養成,
而不是送去上什麼才藝班。

說話算話管教有威信
一個孩子要養成好的行為、習慣,需要有大人在旁,
當好行為出現時,獎勵他,壞行為出現時,糾正他。
管教孩子是越小的時候越容易,只要建立好規矩,
以後不用操心,就像一棵樹,一開始長直了,
以後便往上長成良林,一開始長歪了,以後不易扳正。

小孩子可以用口頭斥責,
偶爾講不聽時可以適度用手打他兩下屁股,
教養孩子不能完全依書本,因為每個孩子不同,
最基本的原則是令出必行,不要給孩子討價還價的空間;
也就是商鞅變法時的第一個法則「民無信不立」。
治國如此,帶小孩也是一樣,
父母親說話算數,以後管教起來才有威信。

好家教擅用Time out技巧
孩子吵鬧講不聽時可以「Time out」暫停所有活動,
把他抱到房間關上房門;
在外面餐廳用餐,便抱到車上,放在兒童椅中,
把門關上,然後數數。
每增加一歲,暫停活動的時間加一分鐘,
所以如果是五歲的孩子暫停時間可以五分鐘,
然後再打開門,跟他說理。


孩子需學會尊敬父母
最近我連續看到好幾次小孩跟父母講話用頂撞、
不禮貌的態度,而父母都表現得無可奈何,
有時還會自嘲:「說還好啦,我的女兒至少還跟我說話,
某某的女兒除了要錢,不然不跟父母說話。」

我很驚訝,也很憂心,如果還未成年,
尚受父母撫育時,講話口氣就如此不尊敬,
以後長大,還會將父母放在眼裡嗎?

父母扮演好監督保護責任
⋯⋯ 目前有個很錯誤的觀念,以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好父母,
其實朋友是平輩,可以沒大沒小,
父母是長輩,不可以如此放肆
更多


最近美國有位家庭醫生Leonard Sax寫了一本書
《Why Gender Matters》,
他說透過學校送到診所來做過動兒評估的兒童,
竟然大部分不是先天性血清張素不足所造成的過動。
他呼籲父母要認清自己是監督保護的角色,
是孩子的監護人,不是他的朋友。
最近研究也發現,不論父母用什麼管教方式,
只要花時間跟孩子在一起,
這個孩子的行為都會發展良好,
人格也會正常成長。

在這個價值混亂的時代,
父母的確要拿出榜樣、以身作則,
花時間在孩子身上,把他教養好,
不要栽培他念到了碩士卻一事無成,
反過頭來埋怨父母害了他。

本文作者/洪蘭

過去不等於未來(網文)

過去不等於未來

在新澤西州市郊的一座小鎮上,
一個由二十六個孩子組成的班級被安排在教學樓最裡面
一間光線昏暗的教室裡。
⋯⋯
他們之中所有的人都有過不光彩的歷史:
有人吸過毒、有人進過管教所、
有一個女孩甚至在一年之內墮過三次胎。

家長拿他們沒辦法,
老師和學校也幾乎放棄了他們。

就在這個時候,
一個叫菲拉的女教師擔任了這個班的輔導老師。

新學年開始的第一天,
菲拉沒有像以前的老師那樣,
首先對這些孩子進行一頓訓斥,
給他們一個下馬威,而是為大家出了一道選擇題:

有三個候選人,他們分別是……
A:篤信巫醫,有兩個情婦,有多年的吸煙史,而且嗜酒如命;
B:曾經兩次被趕出辦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每晚都要喝大約一公升的白蘭地,而且曾經有過吸食鴉片的紀錄;
C:曾是國家的戰鬥英雄,一直保持素食習慣,熱愛藝術,偶爾喝點酒,年輕時從未做過違法的事。

菲拉給孩子們的問題是:
如果我告訴你們,在這三個人中,
有一位會成為眾人敬仰的偉人,你們認為會是誰?
猜想一下,這三個人將來各自會有什麼樣的命運?

對於第一個問題,毋庸置疑,孩子們都選擇了C;
對於第二個問題,大家的推論也幾乎一致:
A和B將來的命運肯定不妙,要嘛成為罪犯,
要嘛就是需要社會照顧的廢物。
而C呢,一定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注定會成為菁英。

然而,菲拉的答案卻讓人大吃一驚。
「孩子們,你們的結論也許符合一般的判斷,
但事實是,你們都錯了。」

這三個人大家都很熟悉,
他們是二次大戰時期的三個著名的人物……
A是佛蘭克林‧羅斯福,他身殘志堅,連任四屆美國總統;
B是溫斯頓‧丘吉爾,英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首相;
C的名字大家也很熟悉,他叫阿道夫‧希特勒……,
一個奪去了幾千萬無辜生命的法西斯元首?」
學生們都呆呆地瞅著菲拉,他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孩子們,」菲拉接著說,
「你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以往的過錯和恥辱只能代表過去,
真正能代表一個人一生的,是他現在和將來的所作所為。
每個人都不是完人,連偉人也有過錯。
從過去的陰影裡走出來吧,
從現在開始,努力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
你們都將成為了不起的優秀的人才……。」

菲拉的這番話,改變了二十六個孩子一生的命運。

如今這些孩子都已長大成人,
他們中有的做了心理醫生、有的做了法官、有的做了飛行員。值得一提的是,
當年班裡那個最矮也最搗亂的學生羅伯特‧哈里森,
後來成了華爾街上最年輕的基金經理人。

「原來我們都覺得自己已經無可救藥,
因為所有的人都已經這麼認為。
是菲拉老師第一次讓我們覺醒:
過去並不重要,我們還有可以把握的現在和將來。」
孩子們長大後這麼說。


有一位心理學家說過這樣的話:
你對孩子怎樣描述,他們就怎樣以你描述的樣子成長。
你說他是個無賴,他就會慢慢變得像個無賴;
你說他聰明,他就可能真的變得十分聰明。

許多成人不斷在用自己的偏見扼殺孩子的美質,
他們自己卻一點兒都不知道。

一封白冷教會的家書

一封白冷會士的家書

親愛的母親,

自拿波里上船後,穿過蘇彝士運河,陸續經過北非、印度孟買、雅加達、新加坡、香港,經過一個多月的日夜兼程,我與其他會士弟兄終於抵達了台灣的東部。眼前這片美景只能用「歎為觀止」來形容啊!青翠的海岸山脈與瑞士的高山差不多,但美麗的太平洋卻是家鄉所沒有的。

天氣很悶熱,熱得讓人受不了,很多時候我都覺得自己快被烤焦了,而且這裡沒有會院,我們住的地方相當簡陋,更別提伙食了,為了控制預算,我們的長上讓我們真的是吃不飽也喝不好,完全無法與在瑞士時相比擬;不過,這裡的人很窮,很多人都沒有鞋穿,相較之下,我們小小的犧牲刻苦,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雖然如此,我難免想著:如果偶爾能享用一塊家鄉的巧克力,搭配一杯香醇的咖啡,該是多麼美妙的事!

這個調皮的念頭,還不足以成為「距離」的對比啊。親愛的媽媽,或許未來我們不是那麼容易見面了(對不起,想到這裡,我的眼睛又濕了起來),但我相信您為我所流的思念淚水,將是天主胸前最美麗的一串珍珠。

親愛的媽媽,感謝您的捨得,好讓您最親愛的孩子能到異國遠方為天主的子民服務,好天主定會賞報您的犧牲與奉獻。

我就要開始學習這裡的語言與文化,請為我祈禱,我可是一點把握也沒有。

想念爸爸與弟妹們,我將在每晚的夜禱中與你們重逢。

您遠方的孩子敬上1954.6.9

新生兒常見問題.兒童接種102版本

兒童接種102版(點進去連接)
新生兒常見問題跟處理(點進去連接)

華德福的幼兒教育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14840

感恩..虎寶媽借我看了這本好書,這本書放在我床邊已經許久,每每掉到床下,又被我夾起來放在床邊,但最近常常腦袋空空,看到快思慢想就讓我想睡覺,更別說這本書了,呵呵......
今晚終於把它看完了,有趣的是,前面看起來有一些敘述,說實話並沒有引起我注意,倒是後面那些對於教育孩子的理念跟想法,開始在我腦中激盪著,於是我半夜睡不著覺的情況下,只好默默的起來做閱讀心得。
從福祿貝爾到華德福都很重視一個理念,那就是「玩耍是兒童的自我教育」兒童藉由玩耍當中,來'培養出獨立活動進而實現自我認同,與自律。在從中去延伸出人性觀點的教育。
尤其是現在的孩子都變成缺乏玩樂的童年,太早進入到幼稚園,在這個時間點上,兒童是進入人格當中最重要的發展階段,但進了那所謂重視讀寫功能的學校當中,往往也就代表了孩子會逐漸喪失了玩耍的能力,進而被「壓縮」,被數學,語文,電腦所取代。
在這樣的孩子發展過程中,孩子會在遊戲的過程中,受到外力影響,指示.控制及刻意賦予意義,那就不是真正的玩耍。
這當中更是兒童尚未做好學習準備,就得接受正規教育,而並沒想到,孩子尚未發展好安靜坐好,及正確握筆,所以如何發展出活動智能,也就是說知道「何時不應該亂跑」,例如克制不洽當的行為,這就是兒童在上學前所需要培養的重要基本能力。
模仿與示範,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是很重要的一環,幼兒時期的敏感,絕對不是教出來的,而是自然而然會有的,在模仿的過程中,顯示出孩子有意願與另一人建立關係,正可以藉由你和我的經驗當中,提升了自我認同及自尊。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任何加速兒童覺醒的環境,都會減弱孩子再度進入想像遊戲世界的能力,我們不應低估人類「想像」的力量。幼年時期遊戲的功能在於伸張孩子的能力,但這項功能卻常遭誤解,我們不應將遊戲合理化為「孩子的工作」,並視為迫使孩子學習讀.寫的另一種方法,更不應將遊戲解釋成孩子表達創意的管道,並認位應給予孩子一些「正統」的指導,因為只有如此才能讓他們更充分表達自我。
在華德福的理念當中,更有一個感官滋養,讓孩子去接觸大自然而不是去面對聲光,電腦等等的接觸,感官當中有眼.耳.鼻.口.撫摸,感覺等等都需要滋養,在1992年的美國期刊上發表了一篇流行病學研究,探討電視暴力的影響,在許多國家中,電視一旦普及,遊樂場上的暴力事件立即激增,15年謀殺犯罪率便升高一倍。為甚麼是15年?因為這正是一個粗暴的兩歲小孩達到〈初犯〉年紀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學步期或五歲幼兒收到精神創傷及麻木不仁後,後果所需浮現的時間。
再如今知識爆炸的的年代,很多人都會讓孩子提早學電腦,認為這樣才能找到好工作?電腦能跟世界接軌,我們重視感官體驗的品質,但也應重視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官刺激。「與家人相處的珍貴時間」如今已經被刺激時代所取代。
被「催促的孩子」,是被「催促的老師」的反映。強迫孩子快速長大,只重視結果,同學之間.教師之間.學校之間的競爭。全面.健全.有理想與想法的課程被壓縮成只有算數.讀寫.資訊.等課程;文書作業,官僚系統跟績效責任的負擔,種種壓力造成老師不堪負荷,甚至忘記了他們走入教職的初衷。
    「記得有天早上,我在樹幹上發現一個蝶蛹,這隻蝴蝶正要破繭而出。我等了一會兒,可是蝴蝶破繭的速度太慢,我開始不耐煩,於是彎下腰對蝶蛹呵氣,讓溫度升高。結果,奇蹟就在我面前展現,比誕生的過程還要迅速。
     先是蝶蛹外殻裂開,蝴蝶慢慢爬出來,翅膀皺縮成一團,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幕給我的衝擊;這隻可憐的蝴蝶全身顫抖着想展開翅膀。我彎下腰想幫忙,對著蝴蝶直呵氣,但卻徒勞無功。蝴蛹必須耐心孵化,翅膀也必須經過陽光照耀才能逐漸展開。如今一切都太遲了。我呵氣使蝴蝶提早破繭而出,卻害牠無法展開雙翅。這隻蝴蝶不斷掙扎,幾秒鐘後就死在我的掌心。
     牠小小的身軀沈重地壓在我的良心上。如今我才明白,違反自然法則是道德上的罪惡。我們不應該操之過急,不應失去耐心,應該滿懷信心,遵從永恆的定律。」

------尼可斯。卡山札基,《至格列克的報告》
最後與大家分享兒童聯盟的刊登於1999年六月份「研究告示版(Research Bulletin)第四輯第二冊中所分享的口號,「快樂.愛.跟自由」
童年是學習必要事物的時期 - 學習天堂般、人世間的世界,學習真善美。

童年是學習愛與被愛的時期,也是表達恐懼、學習信任、嚴肅、沉靜、歡笑與歡慶的時期。

兒童有權作夢,有權依自己的速度成長,有權犯錯,也有權被原諒。

兒童有權不受暴力、飢餓侵襲,擁有家庭並受到保護,受到鼓勵健康地成長,養成良好習慣,並吸收充足的營養。

他們須與地球維持和諧關係 - 當他們長成單一個體時,須與動物、自然、家庭、社群發展良好關係。

他們需要空間與時間以滿足好奇心,受保護的界限,創作的自由,休息、玩耍、工作的時間,有人需教導他們生活的原則,並給予他們自我發掘的自由。
兒童的心靈需要灌溉與保護,這是所有人類的本質。


兒童應受人尊重,以成年人及友愛者為榜樣。他們需要廣泛的經驗 - 溫柔與關懷、大膽與勇敢,甚至還包括調皮胡鬧與品行不端。
他們須與地球維持和諧關係 - 當他們長成單一個體時,須與動物、自然、家庭、社群發展良好關係。

他們需要空間與時間以滿足好奇心,受保護的界限,創作的自由,休息、玩耍、工作的時間,有人需教導他們生活的原則,並給予他們自我發掘的自由。

兒童的心靈需要灌溉與保護,這是所有人類的本質。

與會者均誓言為聯盟貢獻己力,支援兒童。……
二月份的會議是由哥倫比亞大學教師學院的教育心靈基礎研究中心贊助,並由日橋學院及費徹學會支援,Joan Almon協助組織、主持本會議,並為聯盟的成立催生。
她向大家說:「光憑己力,我們沒有辦法做什麼,但是只要團結,我們可以完成許多事情。」